在“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月期间,学生工作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围绕提升心理育人实效,有序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加强校系心理工作联动,筑牢学生心理健康防线。
一、聚焦工作赋能,开展心理主管教师专项交流
心理中心教师与各系心理主管教师在辅导员心理工作室召开专题座谈会,围绕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心理中心教师结合专业知识,针对学生心理问题识别、谈心谈话技巧、危机预警等内容进行经验分享,详细了解系部心理工作需求,为一线心理主管教师提供针对性指导,助力提升基层心理工作的专业性和实操能力。双方还就如何更好地结合“5.25”心理健康理念开展学生活动、营造校园心理关爱氛围等话题进行探讨,形成校系协同的工作思路。
二、深入基层调研,规范心理工作建设标准
心理中心指导教师分组走访各系二级心理工作站,通过查阅工作档案、与系部心理委员座谈、实地查看场地建设等方式,全面了解各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心理动态摸排等工作进展。针对档案管理、危机干预流程等细节,指导教师现场提出规范性建议,帮助各系完善心理工作台账,梳理工作流程,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标准化、制度化发展,确保基层心理工作底数清、情况明、措施实。
三、精准对接需求,强化重点学生危机干预
针对各系重点关注的危机干预学生,心理中心与系部建立“一对一”对接机制。心理中心教师与系心理主管教师共同梳理学生具体情况,结合心理测评结果和日常观察记录,逐一分析研判,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双方明确分工,建立定期沟通和跟踪反馈机制,确保对重点学生的心理状态变化及时掌握、及时介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疏导”,切实保障学生心理健康与校园安全稳定。
学院心理中心负责人表示,后续将以“5·25”活动为契机,持续加强校系心理工作协同,优化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为学生成长成才营造更温暖、更专业的心理支持环境。
学生工作部
(团委、学生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
2025年5月7日